6月23日,AMD终于发布了业界期待已久的ATHLON处理器,并且重新命名为Athlon。Athlon是AMD公司运用自身独创的技术继K6之后推出的第7代微处理器。它的推向市场,志在和Intel一较高下,以争夺向来被Intel“霸占”的高端PC芯片市场。
首先,从生产工艺上看,即使Athlon最初还只采用成熟的0.25微米工艺,它还是集成了2200万支晶体管,是当今世界上集成度最高、结构最复杂的X86微处理器,其起始时钟频率达到500MHz。而且AMD声称不久它就要转用0.18微米工艺制造,届时将推出主频高达650MHz。到2000年时,1000MHz的ATHLON也将和广大用户见面。
ATHLON芯片在体系结构上最重要的特点是采用了DigitalAlpha芯片的EV6总线技术,总线设计速度达到了200MHz,比目前Intel公司的系统总线速度要快一倍。即使Intel采用了133MHz的外部系统总线架构,EV6仍然可以保持它的优势,而且还可以向1000MHz的处理速度发展。它为PC其他部分性能的提升(比如AGP4X等)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从AMD提供的CPU内部系统结构图上看,Athlon具有如下架构:三个并行X86指令解码器;9路并发超标量微架构;超标量乱序执行动态调度机制;2048入口的分支预测表和12个入口的返回堆栈;3个超标量、乱序整数管道;3个超标量、乱序多媒体管道。
同目前Intel最快的PIII相比,Athlon最“酷”的就是它的全管道式浮点处理单元(FPU)。看来这次Intel真的遇到了对手。Athlon提供了3个浮点单元(装载、加、乘),每个都采用全管道化和超标量设计。进行浮点密集运算时,管道式FPU将使Athlon达到一个较高的吞吐速度,特别是和高性能的Athlon内核协同工作时。简单地说,Athlon准备在每个时钟周期里执行两条浮点运算指令。这将使AMD在浮点密集型的应用中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,一改AMD浮点处理能力差的印象,同Intel全面抗衡甚至一举超越Intel。
Athlon最引人瞩目的还有它高达128K的L1缓存,L1缓存保存程序最常用到的一些数据。L1缓存越大,更多的信息就可以保存在“最接近”CPU内核的地方,从而有效地缩短数据读入的延迟,赢得更快的性能。此外,许多商业软件都要经常调用重复的数据,L1缓存扩容后可以显著提高这些应用的性能。同时,AMD的Athlon也将像PII/PIII那样在卡上集成大容量L2缓存,而且它的容量和速度都是可调节的———从时钟速度的1/3到全速运行,从512K到8M。再加上理论上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的板上SRAM缓存,它们一起构成了AMD庞大的TrilevelCache(三级缓存)体系。
AMDAthlon从众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要与Intel一决高下的雄心与实力,至少从技术上看,它毫不逊色,Athlon甚至有全面超越现有“奔腾”之势。今年将是AMD和Intel争夺高端PC芯片市场的一年。当然结局究竟会如何,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,产品的成败最终要见证于市场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